網路世界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一切有為作品,稍縱即逝
要遇到保存良好的古跡,非是件容易事
而這,真是古跡了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poem/milo-index.html
(由左下角的"作品總目錄"進入)
沒有 upgrade
保有當年的風貌,那是:
一位詩人
遇上了網路,又遇上了 Flash
以及一點點的程式語言
Mash-up 左手的實、右手的虛
建了這座小堡
小文明遺址
應作如是觀
Tuesday, May 20, 2014
Friday, May 9, 2014
數位生態系的三個同時並存朝代
近日因某個原因,自已動手去寫 3 + 1 支程式,
而且分別是不同平台、不同硬體、不同程式語言。
先是用 C# 語言、Visual Studio工具,
在Windows 及 Windows RT 環境寫了一支 App的兩個分身;
然後用 Objective-C 語言、Xcode 工具,
在 iOS Device 環境再寫了一支 App;
這幾天則是轉戰 Android,用 Java 及 Eclipse 工具,
再寫了另一支 App。
當然,這幾支都是 Hybrid 型態,
所以少不了用上 HTML、Javascript、JSON、HTTP 等技術。
有趣的是,這樣的程式碼交錯寫作,
特別能感受到這不同語言之間的習氣、文化及歷史脈絡。
雖不是很精確,但約莫可差比擬之,如下:
Windows + C# 是漢代的習氣,
如同錢穆在《國史大綱》中,
贊賞漢代的州縣地方分權是歷朝中最紮實有效的,
Visual Studio 也帶給我這樣的感受,
但 Windows 與 Windows RT 之間的改朝換代卻有令人不適之處,
如西漢與東漢之交。
iOS + Objective-C 是明代,
明代的疆域雖不及唐、元,但文明發展精緻而繁複,
只是中央集權與廠衛的拑制,在享受相對高檔的生活品質時,
總是不自由而處處受制。
Android + Java 則是戰國時期,
有最高峰的思想和架構,全然自由發展的OOP(物件導向),
Eclipse 像是論點的交鋒,隨時可以Plug-in各種資源和方法論,
但自由有其反面,因處處都在發展之中,少了流水般的情緻。
而且分別是不同平台、不同硬體、不同程式語言。
先是用 C# 語言、Visual Studio工具,
在Windows 及 Windows RT 環境寫了一支 App的兩個分身;
然後用 Objective-C 語言、Xcode 工具,
在 iOS Device 環境再寫了一支 App;
這幾天則是轉戰 Android,用 Java 及 Eclipse 工具,
再寫了另一支 App。
當然,這幾支都是 Hybrid 型態,
所以少不了用上 HTML、Javascript、JSON、HTTP 等技術。
有趣的是,這樣的程式碼交錯寫作,
特別能感受到這不同語言之間的習氣、文化及歷史脈絡。
雖不是很精確,但約莫可差比擬之,如下:
Windows + C# 是漢代的習氣,
如同錢穆在《國史大綱》中,
贊賞漢代的州縣地方分權是歷朝中最紮實有效的,
Visual Studio 也帶給我這樣的感受,
但 Windows 與 Windows RT 之間的改朝換代卻有令人不適之處,
如西漢與東漢之交。
iOS + Objective-C 是明代,
明代的疆域雖不及唐、元,但文明發展精緻而繁複,
只是中央集權與廠衛的拑制,在享受相對高檔的生活品質時,
總是不自由而處處受制。
Android + Java 則是戰國時期,
有最高峰的思想和架構,全然自由發展的OOP(物件導向),
Eclipse 像是論點的交鋒,隨時可以Plug-in各種資源和方法論,
但自由有其反面,因處處都在發展之中,少了流水般的情緻。
Thursday, May 8, 2014
上帝要的牛頓和魔鬼要的愛因斯坦
宇宙初起是一片混亂。
上帝看不過去,就說:讓牛頓出生吧!
於是世界就在牛頓定律下井然有序地運行;
換魔鬼看不過去了,就說:讓愛因斯坦出生吧!
於是世界又恢復了混亂。
愛因斯坦的:
狹義相對論
讓時間變成不是生活直覺中的時間
廣義相對論
讓空間變成不是生活直覺中的空間
光電效應
開啟了量子論以「機率」為真理的世界
時間、空間,和存在本身,都混亂了
很好的啟蒙,I Like It
上帝看不過去,就說:讓牛頓出生吧!
於是世界就在牛頓定律下井然有序地運行;
換魔鬼看不過去了,就說:讓愛因斯坦出生吧!
於是世界又恢復了混亂。
愛因斯坦的:
狹義相對論
讓時間變成不是生活直覺中的時間
廣義相對論
讓空間變成不是生活直覺中的空間
光電效應
開啟了量子論以「機率」為真理的世界
時間、空間,和存在本身,都混亂了
很好的啟蒙,I Like It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