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30, 2014

人臉偵測(face detection)

在新聞 APP 中,因為新聞照片在版面中必須呈現在 4:3 的方框裏,而照片有直有橫,人物的大小及位置在不同的照片中也差異極大,時而會發生新聞人物的頭像被自動版面規則橫切一半的情況。若發生在頭條版面,則情況就更嚴重。(見圖1)

採用「人臉偵測(face detection)」或是一個方法,利用偵測結果的傳回值,自動重新調整臉部在視框中的呈現位置。

有興趣可連到「http://rekognition.com/demo/face」去試試。我試著把聯合新聞網稍早頭條區的幾張照片進行人臉偵測(見圖2~圖5),圖2的側臉可以辦識出來,圖3的小臉也可以,圖4的多人臉也可以,但不是每張都順利,圖5口中喝著飲料的照片就失敗了。

找了一些 face detection 的 Library,其實效果都不算佳,一些判斷的結果,也很可能無法有效對位。

人的介入處理還是必要的,除了重新對位,還可以有觀點地強調人或事件的焦點,這是程式無法達到的事。Face detection 最多只能作為輔助的手段。


 
 
 


Sunday, June 29, 2014

王道劍

「他望著青溪的溪水緩緩流進油光浮面的秦淮河,不禁有些感觸地想道:千百年來多少讀書人在江南貢院追求魚躍龍門,從書齋走入官場,不正也像這青溪流入秦淮,再也不能回頭?」
這是上官鼎(劉兆玄)《王道劍》中的一段。

在扎根於歷史背景及金庸建立的框架中,上官鼎嘗試把武俠心法的發揮由佛、道往儒家思想移動。

88 萬字,3000 多張以手寫就的稿紙,但大量透過網路進行史料考據研究,類比與數位的交錯產物。

以下是一段媒體的問答。
問:您書中唯一提到的「閣揆」,是明代內閣首輔張居正。後來張居正因反貪與取消賦稅特權惹惱皇帝和權臣,死後遭抄家問罪,所有媒體都會猜你想表達的悲懷?
答:我們不用刻意對號入座,但歷史會重複,似曾相識不可避免。


Thursday, June 26, 2014

卡謬(Camus)的《異鄉人》(Stranger)

在近兩日累計兩小時許的捷運車程中
看完了卡謬(Camus)的《異鄉人》(Stranger)


存在主義是青年前期的我,所著迷的「氛圍」
同一時期讀《莊子》,也以存在主義觀之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和《異鄉人》中主角莫梭在母喪後的情節類似
但,莫梭是疏離的,以不帶價值判斷的荒謬感生活著
莊子則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體認


此刻的生活,沒有戰亂的兵燹和砲聲(卡謬經歷著二次世界大戰)
卻有眾聲喧嘩的商業行銷和娛樂樣版的浮光掠影
Alien 和 Stranger 是不同年代的類似脫逃用詞
但 Alien 只是小巫,Stranger 是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