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16, 2014

Facebook vs. Google 的知識體系構造

Facebook 的知識體系是人為媒介的觸發型構造

Google 的知識體系是由目的及好奇交錯而成的主動型構造

如果略去實體世界因素的正規化修正影響

只要 10 年的時間

兩種知識體系在大腦中形成的腦神經網絡


應會是截然不同的兩類 Pattern

Friday, July 4, 2014

懸浮在空中的黑洞(A black hole on the airspace)

文明是層層疊疊加總,再進行消融作用後,所留下來的細緻抽象。
這不是定義,只是一種角度的描述。

《詩經.鄭風》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緃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悠悠我心」的用法本身就已是「抽象化」的思維,
而曹操在《短歌行》中改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又加上了「文化典故」的抽象借用。
前者原是女子對情人的思念,後者成了政治求才的軟宣傳。

但,想到這件事,其實是由近日在解決一個技術上的難題所引發的想法。

Windows 上的軟體開發,有新舊兩代的技術同時並存,舊的是 WinForm 技術,新的是 WPF 技術。我面臨的問題是:為了要達成某功能,須將這兩代技術混用為一體,此時造成只要是用 WinForm 技術的地方,所有的 WPF 使用者介面都會完全消失,像是出現了一個黑洞,把所有 WPF UI 都吸進去了,而獨留 WinForm UI 呈現在最上層。

這件事,讓我腦海裏出現一個句子:懸浮在空中的黑洞(A black hole on the airspace)。

這就是文明層層疊疊加總後,所留下的細緻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