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7, 2013

沉浸於海洋帝國的榮光

南美最大的國家是巴西,巴西是萄葡牙語系國家
除了南美、非洲等地,萄葡牙這個曾經的殖民帝國
在十七世紀時也曾活躍在印度洋、東南亞一帶海域(明代稱之為佛郎機)
但是,現在卻完全看不出這個海洋國家的任何恢宏氣勢
即使是懷想都有些困難

萄葡牙和西班牙這兩個前期的海洋帝國
和後期的海洋帝國(如英國)
最大的不同在於後者自殖民地攫取回來的資源
透過工業革命及資本累積,形成產業發展的正回饋效應
而前者卻只是將資源轉成奢華的宮殿或珠寶
國內仍是廣大的農業社會,也缺乏足夠的市民階級

即使有這不同,萄葡牙衰落之速仍然令人驚心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是關鍵的轉捩點
里斯本85%的建築毀壞
海洋殖民帝國的維持能力突然喪失

1755大地震不僅敗去一個萄葡牙帝國
連帶也進一步牽動了啟蒙運動的發展
萄葡牙在十八世紀時是極虔誠的天主教國家
自十六世紀初以來一個多世紀的擴張與繁榮
把這個世界視為上帝所造的所有世界中最好的一個(苦了被殖民的人)
但卻受到了「上帝的懲罰」
這大地震究竟是自然事件還是上帝的懲罰
剛好成為啟蒙運動辯論的標的(自然的歷史 vs. 上帝的歷史)

圖1是立於大航海時代萄人出海處的「發現者紀念碑」,上面有:
首創航海學校的恩里克王子(Infante D. Henrique)
發現好望角的狄亞士,由海路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達伽馬
首次航行世界一周的麥哲倫等人
圖2是在紀念碑一側的船塢,一群小小的遊艇
由圖1和圖2實在無法感受「大」航海時代
圖3是里斯本有名的藍磁磚,上面是1755年大地震前的里斯本
圖4是一盞普通的路燈,上面有一艘船
里斯本沉浸在許多小細節緬懷歷史榮光
彷彿這塊土地,只有大航海時代的那幾代人們才真正活過
圖5及圖6在雕像及建築上都可看到花草或幾何的紋路,這是摩爾人遺留下來的風格
圖7只是塗鴉,街頭的搔癢


-- 補記, 2013-2-22 @Lisbon